规模效应初显 探究赛力斯成长性与稀缺性

  行业动态     |      2025-01-07 13:07

  2024年,车市风云变幻,几家欢喜几家愁。部分车企深陷困境,甚至面临倒闭退场的命运;部分车企却势头强劲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12月中旬,凭借问界系列而迅速成长的赛力斯首次被纳入沪深300、上证50、中证A500、上证180四大指数,标志其作为新能源汽车代表进入影响A股重要指数的行列,是目前上证50指数中唯一的重庆企业。赛力斯也是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持续被资本市场看好,赛力斯今年的高歌猛进背后有哪些原因?

  过去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跨越式发展,2024年年产量首次超过10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11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52.3%,较去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突破50%大关。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故事的另一面,是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仍未完成自我造血,盈利难仍是当前车企面临的普遍问题。

  淘汰赛还在继续,甚至超越以往任何时候,在车企纷纷加大力度研发新车型、加码智驾以及激烈的价格战之下,赛力斯在今年一季度迎来了盈利拐点,成为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与之相对应的,是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月销超3万的稳定增长态势。今年1-11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389,566辆,同比增长255.26%。“车卖得好”,是市场对赛力斯的普遍评价。

  换句话说,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在重资产行业,实现盈利的路径无外乎规模效应以及带来的优秀成本控制。这两点,都在赛力斯这家企业得到了验证。今年一季度净利2.2亿元,实现近年来的首次盈利后,第二、三季度持续向好,赛力斯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66.26亿元,同比增长539.24%,净利润40.38亿元,伴随四季度销量持续稳定增长,大概率将迎来全年盈利。

  同时,毛利率的不断提升,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赛力斯对成本的控制以及良好的经营能力。赛力斯三季度整体毛利率高达25.53%。相比之下,理想三季度毛利率21.52%,仍处于亏损中的小鹏、蔚来第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仅为15.26%、10.7%。业内分析认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提升,赛力斯在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方面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曾多次公开表示,赛力斯经历“八年新能源汽车探索,三年跨界融合,造三款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在产品方面,赛力斯持续推动迭代升级,问界新M5、问界新M7 Pro、问界M9五座版三款车型今年相继上市,不仅满足了几乎小半年都有改款新车上市以保持热度,也凭借领先的产品实力持续收获市场认可及用户喜爱。问界新M7今年累计交付突破19万辆,连续12个月累计销量蝉联新势力第一;问界M9发布11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9万辆,连续8个月蝉联中国豪华市场50万以上新车型销冠。

  今年以来,赛力斯获得包括光大证券、中金公司、方正证券、中信证券、平安证券等券商机构的“强烈推荐”、“强于大市”、“增持”等评级。国盛证券最新研报分析认为,赛力斯当前已迈过盈亏平衡线,销量强势叠加规模效应提升,后续销量、利润有望维持高增长。

  券商研报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且行业集中度正逐步提高,智能科技属性及豪华品牌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伴随产品持续迭代以及新车型上市带来的产品矩阵扩容,预计将带动整体销量的持续增长,助力赛力斯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今年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再升级,双方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产品力、营销力、品牌力等发面充分发挥联合业务优势,共同打造世界级新豪华汽车品牌。尤其是随之而来的是双方在业务融合基础上,赛力斯入股引望10%,通过股权进一步增强合作关系,明确了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及确定性。双方合作将更加全面、紧密,共同推动问界品牌向上,推出更多新品。伴随引望业务扩大,投资收益将持续增厚赛力斯利润。

  分析认为,入股引望,赛力斯将更深入与华为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领域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今年以来,车企围绕智能驾驶的布局力度不断加快,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智驾能力的比拼一定会更激烈。

  赛力斯作为与华为合作最早、积累最深、产品型号最丰富的合作伙伴,双方联合推出的问界已被市场所验证,在智驾中抢占了先机。数据显示,问界的智驾用户超过36.3万,日均新增智驾里程513万公里,智驾累计总里程已超10亿公里。智驾能力强化品牌心智,将持续助力问界在中高端市场赢得竞争。

  上述基于“长期主义”带来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正是当下颇受资本市场热捧的稀缺性与成长性。前不久,赛力斯一举被纳入四大指数,正印证了这一点。入选指数一方面将带来各类资金的被动及主动配置,另一方面赛力斯的影响力也通过资本市场持续扩大。毕竟在此之前,A股仅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一次性纳入上述四大指数。这意味着什么?从涨跌幅度来看,自从纳入上证50指数至今,贵州茅台20年累计涨幅达80倍,招商银行20年累计涨幅达15倍,中国平安17年累计涨幅为5倍,也就是说赛力斯未来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做好中长期规划、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是应对变化的最底层逻辑。这需要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需要果敢的前瞻性布局以及持续的创新驱动。

  回顾市场,今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增程式电动车异军突起。行业对增程式的态度已经发生逆转,从过去的“看不上”到如今的“抢着上”。今年汽车巨头们似乎已经达成共识,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开始选择“纯电+插电式混动/增程式混动”的双线布局策略。

  而赛力斯早在2016年就开始了“纯电+增程”的双技术路线模式,而且持续投入高研发进行增程技术的研究和布局,可以说是行业开拓者与领导者。超级增程系统实现了数次迭代,刚刚在广州车展亮相的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能实现智能主动能量管理,综合油耗降低15%,增程器噪音感知降低90%,达成“1升油发电3.6度”的超高效率;这些技术成果无疑助力赛力斯进一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成长。

  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的力度是强相关的。赛力斯一直保持高强度投入研发,仅在2023 年,研发投入就达到44.38亿元,占营业收入12.38%,研发人员同比增长18.6%。技术实力方面赛力斯也不容小觑,除了行业领先的超级增程,全栈自研的魔方平台是行业率先兼容超增、纯电、超混三种新能源动力形式的平台,一体化压铸车身、高集成七合一电驱总成等硬核技术,也都体现了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智能化、电动化方面的领先地位。

  此外,赛力斯还通过集成行业领先企业的领先技术,与东风、宁德时代、博世等头部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设了以与华为跨界合作为核心的“1+1+N”合作生态。这种集聚效应,不仅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更让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回到为何赛力斯成为当前少数几家盈利企业的话题,深层次究其原因,是它的关键盈利要素几乎难以被简单地复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换句话说,是在“长期主义”指引下,其前瞻性布局、开放合作、持续创新以及深耕行业带来的必然结果。

  这种“长期主义”贯穿于赛力斯38年来成长的始终,深刻地体现在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产品车型的深度挖掘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上。

  但也如我们上文所述,未来几年窗口期,淘汰赛会更激烈、更残酷。价格战下,每个细分市场都挤满了对手,各家车企纷纷加大力度研发新车型、扩大品牌阵容,加码智驾,企业要想继续留在牌桌上且保持盈利的良性循环,并不轻松。

  随着车企间确定性竞争趋势愈发明显且持续走向白热化,在产品体系、智造实力、技术创新、智驾优势等几个维度上,赛力斯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及资本长期看好赛力斯,不仅是市场的共识,更是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心。赛力斯要做的,是面对市场变化足够敏锐、应对足够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