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拼盘:陪伴与坚持 运动员体育梦想背后的家长

  行业动态     |      2024-11-01 19:05

  他说:“杜昀韬被自己的表现激励,我们也被他的表现激励。就想试一下看下我们尽全力能达到什么程度。

  17岁的杜昀韬和许多击剑手不同,他没在新加坡体校就读,而是在华侨中学高中部上学。虽然课业压力比较大,但他还是可以抽出时间在俱乐部和国家队训练。表现稳定进步的他,今年7月在共和联邦青年暨青少年击剑锦标赛,赢得男子花剑少年组个人赛金牌和青年组男团金牌。

  我国政府最近宣布了一些政策,窪纯佑认为这些政策可以帮助运动员减轻经济负担。

  和杜昀韬不同,我国羽毛球双打运动员窪纯佑从体校毕业后暂时没有念大学的打算,刚服完兵役不久的他已计划全职打羽毛球,也为自己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

  “他们让我感觉我不是孤身一人在这条道路上,还有人在我背后相信我将来会成为一名很棒的运动员。”

  杜昀韬明确知道自己未来不会成为全职运动员,因为这项运动比较小众,市场也不大,很难在本地成为全职选手。但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会尽量兼顾学业和击剑,希望明年能参加东南亚运动会。

  杜昀韬玩击剑的这几年也让他的性格产生了一些改变,这些失败和成功的经历让他成长。

  让孩子成为运动员,妈妈温安莉并没有太多须要担心的事。“窪纯佑在运动方面有天赋,我在他三岁时就注意到他的能力,也支持他申请体校的决定。我知道他认真想要成为一名职业羽毛球运动员,而体校是实现他目标的最佳途径。”

  除了被媒体广泛报道的约瑟林和墨士廉一家,我国还有许多全力支持孩子体育梦的家长,击剑手杜昀韬和他的父亲杜昕,以及羽毛球选手窪纯佑和他的母亲温安莉接受《联合早报》采访,谈他们这一路的心得。

  她说:“鼓励孩子追求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家长自己的梦想。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孩子做着他热爱的事情,并因此感到快乐,更让父母感到欣慰的了。”

  父亲杜昕理解儿子得同时兼顾两者的困难,他说:“我们也会面临取舍,他把时间花在击剑上,在学业上我们就不会要求他去考班上前几名,保持中等以上就好了。”

  他说:“我的想法是,明年如果能参加东运会是最好的结果,但也不一定会发生。没有的话我就专心考试,然后去当兵。当完兵后我会回来继续,但如果努力了几年发现很难有进步,我就会专注在大学的学业上了。”

  在运动员成名并拿出好成绩前,他们最大的支柱就是父母亲。比如我国唯一的奥运金牌得主约瑟林,在他赢得里约奥运游泳冠军前,父母出售澳大利亚房产和向银行借钱支付他的教育和培训费用。两个月前在巴黎奥运会获得水翼风筝板铜牌的墨士廉也一样,在他走入大众视野前,他的父母协助他长居欧洲训练精进自己。

  竞技体育充满不确定性,不过新加坡还是有不少家长尽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完成孩子的体育梦想,没想过从他们身上获得回报。

  他说:“大多数人的计划是继续学业,而我的计划是全职从事羽毛球运动。我的短期目标是在泰国东运会上获得一枚个人奖牌,并跻身世界前50名,长期目标则是参加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

  对于那些犹豫要不要让孩子投入在体育这件事上,杜昕和温安莉都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这些政策让运动员在追求梦想时能更加安心。如果我有一天获得了卓越体育奖学金(spexScholarship),我认为公积金的补贴对我最有帮助,因为如果我以后计划买房,公积金账户里的钱可以帮助支付房子的费用。”

  窪纯佑透露,妈妈在他退伍的那天准备了一份礼物。“我妈妈折了1000只纸鹤并拼成了‘飛’这个字,寓意是飞翔。她希望我退伍后,羽毛球事业能腾飞。”

  “他自己愿意坚持,我们作为家长也不能说放弃。只是说我们的支持可能有限,但我们会尽我们的能力范围给他支持。”

  温安莉则希望,身为家长可以认可并珍视不同形式的成功,也要支持并培养孩子的才能。

  温安莉也说,为退役后想继续深造的运动员提供的奖学金这个举措,对窪纯佑非常有利。“他目前非常专注于全职打羽毛球,从未动摇过自己在体校毕业后不申请大学的决定,因为他知道运动员的巅峰时期是在年轻的时候。然而有了这样的奖学金,他未来会有更多的选择,也许更有动力在决定停止打羽毛球后攻读学位。”

  杜昕认为,“划不划算”这件事不能只从经济角度去计算。“我和我太太都从事教育,对孩子来说能在各个方面如心智和性格有健康、良好的成长,对我们而言就是划算。”

  身为一名正努力打出好成绩的运动员,家长的支持和信任非常重要。22岁的窪纯佑表示,父母在他运动旅程中的角色不只是在经济上支持他,在情感上也给他依靠。

  杜昀韬八岁开始学击剑,但到了14岁才有“想要尽力打好”的想法。青少年的赛事都是家长自费,杜昕之前也拿了比较长的假期带杜昀韬去意大利训练,前后加起来待了两、三个月。

  在孩子玩某项运动时,可能有的家长会从经济角度去思考,若他们不从事这项运动,或许可以省下更多钱去做别的事。杜昕表示,这全是看家长的个人选择,他们的想法是:只要孩子喜欢,他们就会在能力许可范围给予支持。

  他说:“我会更冷静地去面对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即使学业压力很大对我也不是大问题,因为在比赛上我也有很大压力,这段经历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开朗。”

  他也承认,杜昀韬的思想越来越成熟,通过带他出国比赛这么多次也拉近了亲子关系。